回顧高中三年,就屬這倆個詞給我的印象與影響最深刻!
首先,善于發(fā)現(這是我自己感悟出來的,主要是陶冶情操,平和心態(tài),也是學習的小技巧,但絕對不能夠讓它淪落為無所事事,安逸享樂的借口)。保持對周圍生活的熱愛,發(fā)現生活中的“小場景”。即使時間再匆忙,也不忘看看湛藍的天空,看天上的云朵幻化為奇妙的姿態(tài);即使是競爭很激烈,也不會屏蔽同學們對自己幫助,忽視同學間的友誼。發(fā)現的不僅是有形的(生活中的花花草草,魚蟲云鳥),還有無形的(書中隱藏著的可能連老師也不能解釋的知識,同學們的善意,互助,團結精神,老師們的敬業(yè)等)。而所有這些必須要自己慢慢體會,體會后才會發(fā)現對自然,對同學,對老師,對學校,以致是對以后遇見的人的欣賞與贊美之情不斷增加!
其次,保持好奇(這個是某個同學不斷給我貼的標簽)。對所有的事物保持好奇心,多問自己為什么。如果我問你燃料電池的能量轉化率理論上可高達85%~90%(現在實際已經達到40%~60%),那為什么不是100%?,會不會超綱了,但這是化學書上的原話。保持好奇,追根究底,不要覺得低級問題就尷尬不敢問,只要你覺得有問題的就是高級的。
最后,就是要有足夠的自信,不要懷疑自己,也不要嘲諷他人,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!
三年,不只是來學習知識的,更是來培養(yǎng)自己、讓自己變得更有內涵的!